呼吸内科现有床位44张,医护人员27人,其中副主任医师5名,主治医师3名,住院医师2名,副主任护师1名,主管护师6名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各种类型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、护理精准到位,特别对肺部肿瘤、间质性肺疾病、肺栓塞、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疑难病症的诊治有较高的水平。本科室多数医师先后在上海、合肥进修深造,引进开展了具有国内水平的检查、诊断及治疗技术,为整个医院的专科发展及全市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开展项目: 针对肺部感染性疾病(社区获得性肺炎/医院获得性肺炎)应用规范性优化抗感染治疗技术。 施行支气管哮喘规范性分级治疗技术。 肺功能检查: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,已成为对呼吸科疾病的诊断,疗效及外科手术指征等方面评估的必备项目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活检术:被广泛应用,在呼吸疾病如肿瘤、咯血、结核、炎症等的病因诊断中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和治疗手段;尤其在ICU危重急症患者并发呼吸衰竭、重症肺部感染时应用纤支镜技术施行有效气道管理,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临床作用;同时为了减轻患者术中的不适感,业已开展了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,疗效显著。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:对弥漫性疾病、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 经皮肺穿刺术: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术是一种操作简单、方便且损伤较小的定性诊断方法。对常规检查不能确定的 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 肺内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,且并发症现象出现概率低。 对各种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:能做到及时、准确、治疗措施得力, 无创、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技术在急、慢性呼吸衰竭中得到应用,提高了抢救成功率,降低死亡率。 对下呼吸道重症及(或)耐多药病原菌感染正确诊断方面,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,除进行常规痰培养外,还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取痰做培养等措施,提高病原学诊断的精确性,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高效、低毒抗生素,避免因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附加损害。 对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水平,在引进和应用许多临床新技术后得到很大提高。 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
5月2日
星期五
5月3日
星期六
5月6日
星期二
5月7日
星期三
5月8日
星期四
5月4日
星期日
5月5日
星期一
5月6日
星期二
5月7日
星期三
5月8日
星期四